3.葉輪(蓋盤、軸盤)出口流道的改造(梅花槽)
在對主軸上的5個葉輪進行著色檢查中,發現末級出口葉輪出口處有4—6處葉片根部局部有裂紋,還有一處出口處掉肉現象。為使該葉輪得到利用,采取手工清理裂紋處并用焊料填充補焊修復。
補焊前局部預熱100~150℃,焊絲牌號ER630,直徑 2.0mm,焊后緩冷。對焊縫進行著色探傷檢驗,按照焊接驗收標準0213-037進行檢驗。
為使葉輪上的裂紋不再發生,特對舊葉輪通過去重的方法改變葉輪質量,改變該葉輪的固有頻率。將該問題處理后裝配于轉子上的其它零部件進行動平衡。
4.轉子結構改造
根據用戶要求,經過分析決定對機組性能參數進行升級改造,對轉子原設計的結構尺寸相應進行調整。
(1)推力盤、平衡盤結構裝配方式更改。推力盤原設計是內孔帶鍵及孔過渡配合方式并采用軸向鎖螺母鎖緊裝配結構連接,這種裝配結構推力盤同軸度差、易松動、易產生不平衡、伴有低頻雜波、次諧波,穩定性較差。為此進行優化設計,將推力盤內孔改為1:20錐孔,軸向推進量2.5mm,帶液壓過盈值結構形式。
因機組壓力參數的增大,致使原機組轉子上的平衡盤結構尺寸不能滿足氣動要求(軸向力增大),所以經計算將平衡盤結構尺寸增大(考慮質量和強度的前提下),來達到抵消轉子的軸向力,這樣保證了機組及轉子的運轉的穩定性。
(2)轉子軸及其軸承支點的更改。為增強轉子的穩定性,將原設計的轉子兩軸承支點的距離1715.5mm,總長2294mm 改為兩軸承支點距離1605.5mm,總長2094mm,轉子軸最粗直徑為 168.5mm,軸長與軸頸比縮減到9.5。
(3)葉輪、隔套裝配改進。為適應新工況,將隔套與主軸配合的過盈值按配合處直徑的0.1% 計算,葉輪與主軸配合的過盈值按配合處直徑的0.24%計算。
結語
該機組升級改造后,在制造廠和用戶現場進行的機械運轉及性能試驗中,振動和溫度及所測的各項性能參數均達到改造設計要求。改造后的機組經過近1年來的運轉,各項指標均正常。
上一頁:某空壓機結構改進(一)
下一頁:如何清洗空壓機中的冷卻器